午夜视频免费观看_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_外国黄色a级suv_强制邻居侵犯456在线观看

稅務總局承認仍存在減稅空間但否認中國稅負高

分享到:

日前有國際機構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勞動者平均稅率高于許多國家,建議大幅減稅。而國內減稅的呼聲也日益高漲,有專家提議,中國今年應少收1萬億元稅來減輕企業和居民的負擔。但持不同意見者擔心,減稅會影響國庫進賬。為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他們認為,恰當的減稅從中長期看有利于國家和企業實現“雙贏”。減稅不會導致財政收入銳減。

  關于“稅負高”之說,國家稅務總局雖然不贊同,但也表示有進一步減稅的空間。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錢冠林說,中國當前的總稅收約占GDP比重的20%,這個稅負水平在國際的橫向比較中并不高,甚至可以說是低的,但就這20%的比重來講,仍然是有減稅空間的。

  事實上,中國從21世紀初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減稅的步伐,“減稅”成為近年來中國稅收改革和政策調整的主基調:全面取消農業稅、企業所得稅兩稅并軌、增值稅轉型、停征利息稅、降低股市交易印花稅、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降低部分進口商品關稅、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等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措施,都讓企業和個人實實在在地嘗到了一些甜頭。而今年“結構性減稅”仍然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

  有關部門對今年結構性減稅作出了具體規劃。據財政部新聞發言人戴柏華介紹,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結構性減稅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 一是減輕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帶動就業和創業,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 二是繼續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三是穩步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 四是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征稅試點范圍,出臺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 五是通過實施較低進口暫定稅率等方式,鼓勵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國內緊缺的重要能源、資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

  稅收不是單純地往國庫里送錢,它更承擔著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任。當前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中國急需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擴大內需的重要機制之一就是結構性減稅。比如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后,更多的人收入會增加,這有利于增加消費。而降低增值稅的比例,實際上就是降低商品的價格,對于降低通脹、拉動內需有直接作用。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勇明介紹說,目前的減稅是結構性減稅與優化稅制,主要是減輕中低收入者和微小企業的稅負,并調整稅收結構,消除其中不利于結構轉型的因素,因此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穩定就業并推動結構轉型,有利于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馬衍偉分析說,評價結構性減稅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刺激需求特別是擴大內需,推動經濟自主有序平穩增長。

  減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是利好。專家們指出,從長遠看,對符合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標準的行業或企業減免稅負,有助于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林勇明表示,恰當的減稅對國家和企業是“雙贏”。減稅后企業負擔下降,經營更加活躍,效益更好,這樣能增加政府征稅的稅基。

  事實證明,我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結構性減稅”,但這并未讓財政收入減緩反而一直在增長。馬衍偉說,結構性減稅不等于財政減收。結構性減稅短期會影響財政收入,但從長期看有利于財政增收。因為結構性減稅有利于增加企業盈利,提高個人可支配收入,進而擴大稅基,為財政增收奠定稅源基礎。這就是工業化國家多年來減稅浪潮此起彼伏,但政府收入不斷提高的秘訣之一。林勇明認為,從短期看,減稅對稅收收入略有影響。但從中長期看,減稅帶來的刺激需求、活躍經濟的效應將帶來政府稅源的穩定、稅基的擴大,因而是于國于民都有利。民富才能國富,讓富于民應是未來財稅政策調整的一個方向。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減稅要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即使財政收入減少也要減稅,要掌握好二者之間的平衡點。如果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生效果,經濟就會發展,而經濟發展財政收入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