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油價全球居前 油價成航企“利潤殺手”
在昨天召開的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國際航協理事長湯彥麟表示,據估計,所有航空公司每年支付在中國機場加油的費用超過4億美元。這筆成本如果能與全球水準看齊,將使中國航空公司的運營商比其他地區的運營商更具競爭力。“中國的航油價格是全球最高的地區之一。”
昨天,國際航協通過郵件回復介紹說,通常來講,航油的價格組成包括國際市場價格以及航油進銷差價兩部分。而中國航油出廠價是以前一個月的國際航油價格平均值為基準做相應調整,中國航油價格對國際市場價格信息的反應顯得相對滯后。
對于航油進銷差價,國際航協舉例稱,亞洲大多數機場航油進銷差價不超過65美元/噸,而中國機場航油進銷差價超過100美元/噸,如果國際航油價格平均值為950美元/噸,新加坡機場航油總體價格在960-970美元/噸,但在北京需要支付超過1050美元/噸。亞洲所有主要機場的航油差價都比中國低,如東京、首爾、馬尼拉、吉隆坡等。
中信建投航空分析師李磊認為,中國航油價格偏高主要是國內航油市場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壟斷,導致航油價格與國際油價不接軌,大航空公司無論購買多少都沒有折扣。湯彥麟稱,中國運營商與外國運營商之間在一些收費項目上存在差異,應遵循國際民航組織的統一政策,不合理的項目應取消,此舉也將有助于中國運營商進入到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數據顯示,航油價格高企已經成為中國航空公司的“利潤殺手”。根據民航局發布的數據,去年航空公司利潤總額278億元,同比下降17.7%。三大航年報顯示,由于去年國際航油價格飆升,航油成本支出同比增長近四成,占總成本的比例達四成。
“在國外機場加油肯定要比國內便宜。”國內某大型國有航空公司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運營國際航線的航企都能感覺到中國的航油價格偏高,即使自2011年8月份起,航油出廠價格逐步實行市場定價,每月調整一次之后,價格仍然偏高。該人士認為,中國航油市場缺乏競爭,沒有小供應商存在,“統一供油、統一定價”必然因壟斷導致價格調整滯后。
由于旅游需求旺盛、航空公司增加燃油費等原因,今年暑期大部分出境游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赴美國、英國、日本等線路價格上漲約兩成。對此,攜程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暑期旅游價格上漲一大原因是機票稅費的增加。
多家航空公司5月1日起上調了國際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如南方航空中日航線上調100元,美洲與西南太平洋航線上調200元。4月份國航也已上調部分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100元到300元不等。此外,按照財政部發布的通知,乘坐國際和地區航班出境的旅客需繳納民航發展基金每人次90元。
據介紹,暑期大部分旅游線路價格相比5、6月份上漲10%-20%,相比去年同期大體持平或者略有上升。從攜程的團隊游、自由行報價看,歐洲線路報價相對平穩,部分線路漲幅約2%-4%左右。
民航局此前發出新通知,國產航空煤油出廠價從4月份的8061元/噸下調至7932元/噸,相應的航油綜合采購成本也同步下調129元/噸。這是國內航油出廠價歷經前3個月連續漲價(累計上漲700元/噸)后的首次下調。
國內航油價格下調,也意味著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將有所減少。據報道,自2011年8月份起,航空煤油出廠價格逐步實行市場定價,每月調整一次。過渡期間航空煤油(標準品)出廠價格暫按照不超過新加坡市場進口到岸完稅價的原則,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初期,航空煤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暫由國家發改委公布。目前,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的航油成本都已超過總成本的40%。
其實,自從油價進入上漲通道,航空公司都在挖空心思精打細算。航空公司一方面在采用燃油效率更高的航空器,減少對燃油的消耗;另一方面在一些飛行技術上面,包括航路、飛行高度等,做相應的調整來減少航油的消耗。在這種情況下,此次航油價格下調,自然令人欣喜。但另一個疑問也隨之而來,為了覆蓋不斷上漲的航油帶來的成本壓力,各航空公司剛剛上調了旅客燃油附加費。所以難怪渦街流量計車間的師傅們調侃道,國產航空煤油出廠價下降了,但卻沒有聽到燃油附加費也跟隨下降的消息。